数字化转型中,敢于试错,才会有赢的权利

CIOAge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时下很流行,你甚至找不到一家没有利用某种云、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组合来更好地服务客户或简化操作的企业。

[[226351]]

数字化转型时下很流行,你甚至找不到一家没有利用某种云、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组合来更好地服务客户或简化操作的企业。

但是这里有一个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真相:数字化力量撼动现状,注定会产生赢家和输家。

2011年,美国通用电气(GE)启动了一项宏伟的计划:对其产品和服务实行数字化转型。为了实现规模化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GE设计了一整套精益转型战略,针对组织、业务、流程、技术和商业模式等进行了全面变革,也因此备受媒体颂扬。 

[[226352]]

(Jeff Immelt,2001—2017年,他有一点是别人难以企及的,尤其是因为他是在一系列熊市开始时接手了公司)

然而,GE Digital的风光以及GE数字化转型的各种可能,并没得到投资者买账。随着GE多年来萎靡不振的股价,GE 数字化转型代言人——***执行官Jeff Immelt最终迫于激进投资者的压力离开公司,大批高管亦纷纷离场。

不止GE的数字化转型道路半路夭折。

乐高公司开发的积木3D模型制作软件“乐高数字设计师”(LEGO Digital Designer)已停止资金投入。耐克将数字部门规模减半,叫停了Nike+Fuelband活动跟踪设备和相关投资项目。 

[[226353]]

(巴宝莉曾与GE并称为数字化转型双子星)

巴宝莉曾立志成为世界上***的数字奢侈品牌,但在初步改进之后,业绩开始下滑,2017年第四季度,Burberry零售销售额同比下跌2%至7.19亿英镑,如今,昔日奢侈品巨头正因前路未卜以至再次陷入被收购的漩涡。希望成为“全球数字化程度***的公司”的宝洁也同样未能走出业绩泥潭的困境。

汽车巨头福特往数字项目投入巨资,却随着战略方向模糊、预算缩减、管理和架构混乱以及疲软的股价迎来了新的挑战。

这些堪称伟大的公司斥巨资开发数字产品、基础设施和品牌衍生品,并备受媒体和投资者关注,却常常遇到了重大的业绩挑战,以及股东异议。在宝洁,时任CEO的Bob McDonald遭董事会驱逐,福特CEO Mark Fields落得同样的处境。在乐高和巴宝莉,带头搞数字项目的CEO被迫降职。

数字化转型受挫在一波接一波的变革性商业技术浪潮中再三上演。

那么,我们能从这些数字梦受挫的例子中借鉴到什么?这些富有开拓精神和领导力的CEO野心勃勃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但是为什么不菲的投入换不来显著的业绩提升,反而使企业深陷业绩的泥潭?

多元探讨公司数字化转型失败的深层原因

● 为什么绝大多数数字化转型都失败了?企业惧怕真正的巨变发生时所引起的不可避免的混乱,对试错的承受力较低。

● 转型的意义不在于能更快地拥抱新技术,而在于改变我们的行为,保证我们的劳动力及其技能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 创造与接受一些“不确定性”是让改变真正发生的***步。

● 数字化解决方案要根据每家企业的情况来量身打造;各团队需要时间来度过企业机能失调的阶段,以及学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工作。

● 传统公司往往急于提高新业务的利润,但对可能已产生健康现金流的核心业务却不是那么积极。

首先,公司数字化转型失败,很多程度跟行业大环境和整体的经济情况有关,这些因素往往比数字技术对公司的影响更大。所以,不管对于CEO还是CIO而言,数字化转型不是万金油,它不能包治百病,公司业绩下滑不能仅仅依靠数字化转型来扭转困局。

第二,数字化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你把它买来往公司里一放,就万事大吉。转型的意义不在于能更快地拥抱新技术,或提供一种新的用户体验,也不是简单地将工序自动化,而是要创造和升级出一种全新的、全面的、新颖的团队工作方式以及企业运作方式。除此之外,还需要以CEO为代表的领导层不断地推动和做工作,尤其是打通数字部门和非数字部门之间的交流、配合。

第三,推动数字化需要抓住时机,往往要知己知彼,适时而动。蜗牛般的变革速度,必定会在竞争中落于下风,但是转型太早,也得不偿失。宝洁公司在2012年和2013年大力推动数字化,并且在数字化这件事上领先全行业。然而,宝洁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收效却远低预期,也因为导致了公司CEO离职。所以,今天宝洁的数字化策略是,数字化转型和创新虽持续推动,但要跟公司战略匹配,必须要带来公司价值的提升,而不是盲目地为数字化而数字化。

第四,企业惧怕真正的巨变发生时所引起的不可避免的混乱。即使技术正在加速转变的进程,但“不确定性”会触动企业***天生对风险的厌恶感,所以***会突然停下转型的脚步。企业***没有真追求转型,反而是“伪造”出变化,或是采取一些暂时性的行动,显示自己跟得上潮流。他们指望采用新型技术让自己看起来仍在转型之路上。

第五、为了数字化而忽略了原有的业务,也是转型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数字化颠覆时,公司需在新业务中采取风险投资的方法,重点关注实现增长,同时确保现有业务进行私募股权式的重组,从而确保维持收入和利润。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管理企业的风险投资和孵化新的商业想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投资总有风险,押注未来趋势需具备多种不同的能力,甚至超越众多传统公司所拥有的能力。在现实中,传统公司往往急于提高新业务的利润,但对可能已产生健康现金流的核心业务却不是那么积极。

在这场变革中,敢于试错,才会有赢的权利

不是所有的数字化转型出现短期消化不良的状况,就惨遭腰斩。

《华盛顿邮报》是个很好的例子。在2012年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把它收购之前,《华盛顿邮报》收益不断下降,纸媒广告收入渐渐见底,转型之路几乎无望。

但贝索斯愿意承担风险,敢于失败。他在2013年说到,“你研究过、讨论过、头脑风暴过,答案就会开始出现。你会想出一些理论和假设,但你不知道读者会不会有所回应。你要尽可能快地做更多试验。” 

在贝索斯的带领下,《华盛顿邮报》迅速开始了对人才与技术的投资,包括改变看待技术的思维方式。该报有一项试验就是设计开发一套操作系统,结果这套系统太好用了,其他报社都开始向它购买。公司原本几乎没有IT部门,也没有什么方法吸引到它所需的人才来实现变革。现在,它们的员工数量已超过250人,并且很容易就能找到慕名而来的新员工,他们都希望为一家转型成功的公司工作。目前,公司新闻办公室与销售团队所使用的各种工具都是公司自己开发的。

其他试验包括建立更激进的付费墙服务(以更好地吸引人们线上订阅)、国际新闻报道面更广,并在深度调查上投入更多精力。很多试验都成果颇丰,真正帮助公司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广告收入现在已经超过1亿美元,在过去3年里每年都保持2位数的增长率。到2017年年底前,该报的付费数字订阅用户已经超过了100万人,是前一年同期的3倍。去年是公司连续第二年实现盈利。现在,超过50个网站是依靠该报自己设计的软件来运行。公司现在也在不断招收新员工,以开展各种业务。在2018年1月,出版商弗雷德·瑞恩就去年的成功作了发言,并在对员工的一份贺词里这样结尾:“在2018年,《华盛顿邮报》将会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拥有140年历史的创业公司。”

***

全球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化转型,注定会产生新的赢家和输家。身处之中的公司怎么去颠覆、创新?或许没有现成的指南或路径可供参考。

敢于试错,或许是企业抢先一步赢在未来的一种智慧,当然,转型成功同样少不了你试错的速度。

【编辑推荐】

 

责任编辑:吴金泽 来源: CIO进化论
相关推荐

2022-09-26 10:39:33

数字化转型CEO

2019-08-20 08:28:08

数字化创新数字化转型信息化

2023-08-18 15:19:22

数字化转型数字化

2023-12-25 13:53:30

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

2023-09-22 10:36:52

数字化转型

2023-03-02 07:40:22

数字化转型技术

2022-05-17 16:47:02

数字化转型数据治理工业数据治理

2018-08-06 08:59:28

2023-06-05 09:53:27

数字化转型企业

2023-05-05 10:51:05

数字化转型EAM

2019-10-28 11:14:55

多云数字化转型瞻博网络

2018-05-31 11:49:06

数字化

2017-08-03 16:26:21

数字化转型敏捷CIO

2017-08-15 23:42:22

SDN网络数字化

2022-02-13 17:05:07

实体经济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

2023-12-14 15:01:04

数字化转型数据智能数字化

2023-11-07 11:00:47

数字化转型IT基础设施

2022-07-01 17:04:47

数字化转型

2023-11-17 15:08:24

数字化转型

2018-11-20 11:18:22

数字化零售企业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