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CIO在其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签订了产品或服务协议后,却大失所望,甚至想要取消合同。
我记得曾想终止一项营销分析协议,该协议打包了服务器和软件,我们原以为这对营销研究小组来说非常合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不得不另寻他法。
遗憾的是,弃用这套系统并与供应商交涉,并不像退回一双尺码过大的鞋子那么简单,供应商不愿重新谈判。幸运的是,合同中有“退出”条款,由于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终止日期或条款,我们只需停止付款即可取消合同。我们购买了一台专用服务器来运行该软件,但无法退货,于是我们重新配置了服务器,使其能够为财务部门运行分析报告。尽管如此,我还是得向CEO解释情况,他想知道我们为何在最初选择时看走了眼。不过,由于我们能够终止合同并重新利用了硬件,所以损失要小得多。
尽管我们相对幸运,但这仍是我经常反思的一个典型的购买后懊悔案例。
问题是:当IT采购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时,CIO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研究合同中的退出条款——并迅速行动
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的终止条件或条款,应立即着手取消合同,但在采取行动之前,请务必与律师或公司法务部门进行商讨。
一旦发现该技术不适用于你的企业,应立即告知供应商该解决方案不可行,并希望取消合同,你越积极地发现不兼容问题并报告给供应商,就越有可能退回产品或服务,或至少收回部分投资。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许多公司在多年内让软件闲置,之后才试图与供应商交涉,称无法使用该产品并希望终止合同。许多公司也没有跟踪合同情况,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仍在为未使用的资产付费。如果公司陷入上述情况之一,供应商将不会急于提供帮助。
寻求折中方案以重新谈判
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供应商都会在合同中规定终止条款和条件。有些供应商(如云服务供应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仅要求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即可终止合同,但在其他情况下,合同期限可能长达三年甚至五年。
话虽如此,拥有不满意的客户对供应商来说并无益处。
供应商为缓解这种情况可能采取的第一步是提供现场实施帮助或对IT人员和用户进行培训,目标是让所有人对产品或服务感到满意和自信,以便继续推进,有时这确实有效,这里没有损失,只有收获,因此接受这一提议通常是明智之举。
供应商现场尝试使其解决方案发挥作用时,还有另一个优势:如果产品或服务确实不适合该企业,那么现场提供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将能够亲眼看到这一点,此时,重新谈判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以下两种最突出的形式:
• 供应商可能会允许你退出合同,但需支付违约金。
• 供应商可能提供其他有用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创造一种可能的“折价换购”情景,即原始费用可用于购买新资产,这对供应商和你的公司来说可能是双赢的,供应商不会失去销售或客户的好感,而你也能获得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不会遭受进一步损失。
出售、重新利用、捐赠
有些公司能够将不需要的资产出售或折价换购给其他公司或第三方供应商。虽然首次投资通常会遭受一定的金钱损失,但卖家可以收回相当一部分原始支付的价格,这对于第三方设备供应商急于购买、重新认证并出售的旧硬件(如磁盘驱动器、处理器)来说效果很好。
另一种方法,就像我们对所购买并感到后悔的营销系统所做的那样,是寻找重新利用该资产的方法,硬件重新利用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在我们的案例中,服务器被重新部署用于财务报告,只有软件最终造成了损失。
不需要或老化的资产也可以捐赠给非营利组织,你可以将捐赠作为慈善扣除,这不是将失败资产“货币化”的好方法,但你可以利用购买后的懊悔做些有意义的事,包括帮助你选择的慈善机构改善其技术堆栈。
前期工作终有回报
当然,应对购买后懊悔的最佳方法是努力避免一开始就面临这种情况。
这可以通过在签约前对解决方案进行试点或试用,或在签订长期合同前与供应商协商短期合同来实现。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和技术环境中,目标是实现合同谈判和技术管理的灵活性,因此在签约前仔细阅读每份合同的细则是非常值得的。